刚刚结束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国产车企展位的人气丝毫不逊于进口品牌。热闹的场景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开门红”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30.7万辆,同比增长23.8%。
然而,新能源汽车出口井喷式增长与运力难以一夕补足之间的差距,却一度成为困扰中国车更快驶向海外的原因之一。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而言,除了过硬的产品与技术,远洋运输乃至全供应链服务至关重要。
花式提升运力与效能
车展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展区一个叠放装载着三台商品车的集装箱格外引人瞩目。这是中远海运为车企客户打造的三大整车出口供应链解决方案之一集装箱整车运输。通过支架技术,将以往一个集装箱只能装2辆车的运载量提升至3辆,结合集装箱独有的空间优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省平铺摆放所占用的面积。
“无论在堆场还是船上,集装箱整车运输方式均能实现可堆叠的三维布局,如同为汽车打造的一幢安如磐石的‘海上公寓’。”北京中远海运集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代说。
需求源于痛点。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持续走高,2023年出口整车接近500万辆,海上运力紧张的瓶颈也随之显现。这也是从2022年至今,一些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大户”,如上汽、奇瑞、比亚迪、广汽等纷纷着手或已搭建起自己的远洋船队的原因之一。
董代告诉记者,集装箱运输供应链解决方案是整车出口高峰期对滚装船运力短缺的有力补充。遍布全球的运输网络、稳定的交货期、可观的成本优势等都是集装箱整车运输的独特吸睛之处,受到国内大中型汽车制造企业认可。截至2023年12月,中远海运累计完成集装箱整车运输18.5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8.71万辆。
为解决出口汽车运输瓶颈,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中远海运的“花式”整车运输服务还包含汽车滚装船、可折叠商品车运输框架等整车运输模式。
一个看上去类似立体停车场的框架,吸引了记者的好奇。这是中远海运自主研发的可适用各种船型的“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结合多用途纸浆船的货舱结构,该框架让整车可以如“叠罗汉”一样最多在船舶货舱内堆叠8层高,48英尺的单船一次可运载1000多台商品车,运量相当于一艘小型专业汽车船。
据悉,2022年8月,中远海运旗下中远海运特运携手上港物流、上汽安吉物流共同成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汽车船国际运输业务。目前,远海汽车船拥有汽车滚装船5艘、运力超过24000车位,车位范围覆盖4100~5380个,同时通过租赁船舶、舱位合作等模式扩充汽车船运力,为车企客户提供海运、仓储、集港、分拨配送的整车全程物流服务。
2023年,中远海运整车运输量超44万辆,比2022年全年14.1万辆大幅提升183.7%。
全链路响应出海需求
今年春节假期,许多前往海南自驾游的新能源车主遭遇到长时间排队登船离岛难的问题。其中一部份原因就与海运对新能源汽车的运输安全管控严格,进而影响搭载数量有关。
据了解,在高温暴晒或充电不当等情况下,新能源车电池运输途中可能会引发自燃,远程海运时更需注意。为此,在中远海运特运最新建造的纸浆船上,配备了红外线温度成像装置和可以同时监测5000台新能源汽车的“一对一”实时温度监控系统,有效避免了这一安全隐患。
事实上,远洋运输只是服务汽车出海的环节之一。随着智能电动浪潮的兴起和品牌车企不断在海外布局求索,能够提供全球航线布局、码头服务、数字化供应链、汽车零配件以及锂电池运输回收等在内的全供应链服务商,才能更贴近中国汽车企业对安全、高效、顺畅服务需求,助力中国品牌汽车乘风“出海”。
“每一辆车,在系统中有唯一对应的‘身份编号’,从工厂到堆场,再从港口进入海运段,最终抵达目的港,出口全链路的数据都实时载入平台,为客户提供了智能化、可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让汽车供应链全程‘看得见’。”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王霄告诉记者,刚刚上线的中远海运港口汽车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是业内首创全链动态可视化平台,其以汽车车架号作为最小管理单位,建立从接车、验车、装车、集装箱运输、卸车到提车的全链路高效协同可视,实现平台对每一台车辆的全过程记录、监管、追踪和分析,“国内外汽车终端客户都能够及时洞察货物状态。”王霄说。
“我们以国内厦门远海码头作为整车出口的接车装箱点,海外泽布吕赫码头、阿布扎比码头/场站、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PCT)作为拆箱转运和整车交付点,提供全程供应链端到端运输方案。其中,国内—泽布吕赫整车供应链已成为精品运营路线。”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供应链开发部总经理谢满定告诉记者,得益于中远海运覆盖全球的商品车运输航线布局和港口运营能力,目前已开通中东波斯湾、东南亚、欧洲、墨西哥和中南美洲、非洲班轮航线,能够将商品车运输整体解决方案做到全程端到端物流服务。
今年,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新能源电池全国回收服务平台投入使用,目前回收服务平台已陆续在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建立了贮存型回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25个省市的电池集货回运服务,预计2025年可回收电池50000块,每年减少碳排放近千吨。(国际商报 刘 昕)